每月荐书【1】:莫言轮回看癔症,小波下乡寻尊严

  1. 1. ★写在前面
  2. 2. ★《生死疲劳》——自信与癔症
  3. 3. ★《黄金时代》——个人的尊严

★写在前面

有很长一段时间,断了读书的习惯。

这几年里读书不多,但是回忆起来,但凡精神亢奋的时候,都是刚读过一本好书。

直到买了 kindle kpw ,才开始收心。kindle不是肯德基 —— 说说 Kindle Paperwhite 2 的使用体验和感想

有人说男人只需要三样东西:食物,性,安静。

对应上个体心理学的说法,人类所有问题都可归于三类:职业,两性,交际。

前两样,食色性也,谁也逃不掉。

交际里安静成分的多少,构成了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人。

其实我可以安静坐着不哭不闹大半天,问题是一太浪费时间,二是大家也难理解。。。这丫傻了吧。

上学在外,我和朋友的联系频率低于一月一次。

也有喜欢每天拉家常的人。

俗话说人不怕穷,只怕比。

我的热闹有两斤,你的才一两,你怎么能活下来啊。。。

安静这东西,不像吃饭睡觉财产成就,没有可比性。

所以我的目地不是要打破大家的热闹,拉你们入安静的伙。

我给大家推荐书,推荐电影,只是描述使我愉快的东西,自我总结。

而不是把我的生活观和价值观向大家推销,你要觉得有兴趣,不妨看一看。好与不好,都给我留个话,这事才能越做越好。

王小波说得挺好:我认为,一个人快乐或悲伤,只要不是装出来的,就必有其道理。你可以去分享他的快乐,同情他的悲伤,却不可以命令他怎样怎样,因为这是违背人类的天性的。

忘了说:阅读,观影,听音乐都是享受安静的一种形式。

——安静是心里的感受,不止是耳朵里那点破事。

————————————————————

★《生死疲劳》——自信与癔症

读莫言,是奔着诺贝尔这名头去的。

莫言是华人第一个诺贝尔奖吗?

不是,他之前,已经有两个和平奖,一个文学奖。华人诺贝尔奖得主列表

但是我们为什么不知道呢?

因为政治需要,在任何一个党大于国的社会里,信息的传播形式都不是水波,而是广播。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水波由落入水中的石块激发,然后传播开来,石块和水是一个整体。广播则是事件和听众之间的第三者,在这一层,事实可以被随意过滤,歪曲,捏造。而且,广播还有两个特点:一是信息是单向的,不像水波还可以反弹回来,二是,广播具有地域性,一个广播下的听众,和另一个广播下的听众,沟通的渠道很小。

这像放养和圈养的区别。

广播播报毛主席逝世,举国痛哭,照莫言在《生死疲劳》里的描述就是:“收音机里放出了哀乐。这缓慢、沉痛的音乐一响起,先是黄瞳的女人吴秋香带头,然后全村的女人跟着,放声嚎哭起来。女人们哭晕了,不避泥水,一屁股坐在地上,有的用双手拍打着地面——地面很快被拍出水来——有的仰着脸用小手帕捂着嘴巴,有的捂着眼睛,发出各种各样的哭声。哭着哭着就带了彩头:”,“有许多死了亲娘都不流一滴眼泪的人,也为毛泽东的死哭红了眼睛。”

这其实是由极度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极度的不对称,或者说极度的洗脑,造成了乔治奥威尔在《1984》里杜撰的口号:无知即力量。

就像是栓养的狗,一只起吠,全村狗嚎。如果村里的狗都是自由放养的,狗群不会一惊一乍。这种稳定的力量,就是培根的名言:知识即力量。

两种力量,你相信哪一种?

我说:人有能力把可信和不可信的东西分开,不会把怪诞的想象当真。

所有人都会认同这句话。

接着我指出来我们的生活里就充斥着大量的怪诞的想象——至于可信和不可信,除非主动争取,广播下的我们没有选择的权利——大部分人会选择否认荒诞本身,而不是否认自己的能力。

自信这个词,被滥用得一塌糊涂,大多数人对一件事情发表评论时的自信,都不是来自于自己内心的判断,而是把党和国家广播里宣扬的价值观作为信仰的根基。这不是自信,这是自弃和自欺。

这种畸形的自信,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数次达到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疯。

《生死疲劳》说的是西门闹——西门屯地主,被枪毙后,转生为西门屯的驴、牛、猪、狗、猴、大头婴儿蓝千岁,从1950到2000年,见证了新中国历史的吊诡和狂热,唏嘘和罹难。

我们的历史书,讲到1949新中国 成立,就直接跳到了邓的改革开放。尽管我们都在老一辈忆苦思甜教育小孩的过程中了解到那时人们的饥荒和癫狂,却不知道其造成的破坏。而老人们在我们脑中的形象,是一个老实本分但不傻的农民,受困于时代。。。

这就是有必要从亲历者的书籍中直面历史的原因。

在莫言的《生死疲劳》和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中》中,那个时代的人,每一个都是极度自信的,每一个人都深信广播里发出的一切声音,除了蓝脸,人民公社下西门屯唯一的单干户,除了王小波,和他的“炮友”。

拿当年的苦教育你的老人,可能正是当年的红卫兵。

一无所知的人,最容易极度自信。自信过了头,就发了癔症。

★《黄金时代》——个人的尊严

《生死疲劳》载录了新中国几十年的历史,却似乎独独忘了一件事:知青下乡。《黄金时代》很好地填补了这个空白。

王小波写《黄金时代》,和莫言的出发点不同,莫言是要找回历史的尊严,王小波是在探寻个人的尊严。

《黄金时代》作为小说,写得隐晦,但是在王小波杂文里,有大量对自尊的描述:

“人有无尊严,有一个简单的判据,是看他被当作一个人还是一个东西来对待。这件事有点两重性,其一是别人把你当做人还是东西,是你尊严之所在。”《一直特立独行的猪》

一方面,自尊是自给自足。另一方面,自尊是选择性地接受外部的给与。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有五层:

自我实现的需求


尊重的需求(社会承认的需求)


社交的需求(社会关系的需求)


安全的需求


生理的需求(身体基本需求)



《生死疲劳》和《黄金时代》你都谈到了两个刻骨的主题:食物,性

新中国几十年的血泪史,只是在生理和安全的层次上争扎。

这些年,咱们有了经济基础,社交的需求越来越重要。但是中国人的社交文化,任然在广播下腐坏不堪。

有人要开始为传统文化做辩护。礼义廉耻——早就在文革里毁了个一干二净,可不是现在的送礼,主义,镰刀,八荣八耻。。。

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啥?还有这东西?

《黄金时代》说个人尊严,谈到了不少安静。主角的爱好就是读书和性爱。

那时的影视和音乐就是八个红色样板戏。

那时,知识分子群体无能为力而极“左”政治泛滥横行。作为倍受歧视的知识分子,往往丧失了自我意志和个人尊严。

现在,学生群体无能为力而圈养教育泛滥横行。作为备受“溺爱”的学生,往往丧失了自我意志和个人尊严。

自我意志是什么?

你的爱好,你的特长,你对事物的独到见解。

自信来源于自尊,有个人的尊严,才有自信的资本。